分享
博弈论
输入“/”快速插入内容
博弈论
飞书用户8632
7月29日修改
博弈论在知识体系中的位置
博弈属于社会科学领域中人与人互动沟通的一种方式。
1.
数学分支:博弈论是现代数学的一个新分支,它使用严谨的数学模型来研究冲突对抗条件下最优决策问题。
2.
运筹学学科:博弈论也是运筹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用于分析和优化决策过程。
3.
跨学科应用:博弈论在经济学、生物学、国际关系、计算机科学、政治学、军事战略等多个学科中都有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经济学中,博弈论已经成为重要的经济理论和经济学的核心分析方法,贯穿几乎整个微观经济学和产业组织理论,同时在宏观经济学、金融学、环境经济学、劳动经济学、福利经济学以及国际经济学等学科中也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4.
(本篇内容在知识地图中的位置,其他详见专栏)
画板
本文关键词是:博弈论。尝试将复杂的博弈世界梳理清楚,并使非专业人士能够快速掌握博弈论的思想和精髓,在生活中加以应用。
一、普通人为什么要学习博弈论
提升决策能力
•
提供系统决策框架:博弈论为人们提供了一种系统的思维方式和决策框架。在面对各种复杂的决策情境时,它帮助人们全面、理性地分析自己和他人的行为选择,考虑不同决策可能带来的各种结果,从而做出更明智、更合理的决策。例如,在投资决策中,投资者可以运用博弈论分析市场中其他投资者的行为和策略,预测市场走势,进而制定出更有利的投资策略。
•
考虑他人反应:日常生活中的许多决策都不是孤立的,而是与他人的决策相互影响。博弈论强调在决策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他人的反应和策略选择,从而更好地预测结果并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比如在商业谈判中,了解对方的利益诉求和可能采取的策略,有助于制定更具针对性的谈判方案,提高谈判成功的概率。
理解社会现象和人际关系
•
解释社会行为:博弈论可以用来解释许多社会现象和人类行为。它揭示了人们在各种社会互动中如何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以及这种追求如何影响整个社会的资源分配和秩序。例如,通过博弈论可以分析交通拥堵现象,人们在选择出行路线时往往会根据自己的利益做出决策,但如果每个人都只考虑自己,可能会导致整体交通状况恶化。
•
改善人际关系:学习博弈论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人际关系中的互动模式,帮助人们在与他人交往中更好地把握自己的行为和态度,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例如,在合作关系中,运用博弈论可以分析如何建立互信、合理分配利益,以维持长期稳定的合作;在竞争关系中,也可以了解如何在不损害他人利益的前提下实现自己的目标。
培养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
•
逻辑推理训练:博弈论涉及到大量的逻辑推理和分析过程,学习博弈论需要不断地思考、假设、推理和验证,有助于锻炼人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解决博弈论中的各种问题,可以提高人们的思维敏捷性和严谨性,培养从复杂现象中抽象出本质问题并进行深入分析的能力。
•
多角度思考问题:博弈论要求人们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考虑不同参与者的立场和利益,这有助于拓宽思维视野,培养全面、客观地分析问题的能力。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够更加灵活地运用各种思维方法,找到更有效的解决方案。
应用于职业发展
•
商业领域:在市场营销、战略规划、竞争分析等方面,博弈论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企业管理者可以运用博弈论分析市场竞争态势,制定合理的市场策略,如定价策略、产品差异化策略等,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
公共政策领域:政府部门在制定政策时也可以运用博弈论分析政策对不同群体的影响以及各方可能的反应,从而优化政策设计,提高政策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对于从事公共管理、政策研究等职业的人来说,掌握博弈论有助于更好地履行工作职责。
二、博弈论知识地图
本文的脉络是将博弈论按照类型进行细化分类,然后每一类找一个典型的博弈案例加以说明。这样不仅有整体的认知,也有切实的感知。因此只要记住博弈论的四大类九小类,基本上作为一个普通人需要掌握的博弈论常识就足够了,不需要数学基础,只获取思维模型就可。
理论体系与分类
1.
合作博弈与非合作博弈:博弈论从总体上可以分为合作博弈和非合作博弈两大类。合作博弈主要研究在有约束力的协议作用下,参与人采取符合集体理性的行动达到博弈均衡后各参与人的收益分配问题;非合作博弈则基于个体理性,研究在没有约束力协议的情况下的决策问题。
2.
静态博弈与动态博弈:根据博弈的过程,博弈论还可以分为静态博弈和动态博弈两类。静态博弈中,参与人同时选择策略或虽非同时但后行动者并不知道先行动者采取了什么具体行动;而在动态博弈中,参与人的行动有先后顺序,且后行动者能够观察到先行动者的行动
有哪些典型的博弈论模型
囚徒困境
•
模型描述:两个被捕的囚徒面临坦白或抵赖的选择。如果两人都坦白,各判 8 年;如果一人坦白一人抵赖,坦白者释放,抵赖者判 10 年;如果两人都抵赖,各判 1 年。
•
分析:从个体最优角度,无论对方如何选择,自己坦白都是最优策略,但两人都坦白的结果(各判 8 年)却比都抵赖(各判 1 年)更差,体现了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的冲突。
•
应用场景:广泛应用于解释市场竞争、环境保护、国际贸易等领域中个体为追求自身利益而导致集体利益受损的现象,如企业间的价格战、公共资源的过度使用等。
智猪博弈
•
模型描述:猪圈里有一头大猪和一头小猪,猪圈一端有踏板,另一端有食槽。踩踏板会有 10 单位猪食进槽,但踩踏板者要付出 2 单位成本。若大猪先到食槽,大猪吃 9 单位,小猪吃 1 单位;若小猪先到,大猪吃 6 单位,小猪吃 4 单位;若同时到,大猪吃 7 单位,小猪吃 3 单位。
•
分析:小猪的最优策略是等待,让大猪去踩踏板,而大猪只能选择去踩踏板,否则就没得吃。
•
应用场景:可用于分析企业创新、市场开发等行为。例如在技术创新领域,大企业往往有更强的研发能力和市场推广能力,就像大猪,而小企业可能更倾向于等待大企业进行创新后,搭便车获取一定的市场份额。
斗鸡博弈
•
模型描述:两只斗鸡在狭路相逢时,都有进攻和后退两种选择。如果都进攻,两败俱伤,收益为 - 2;如果一方进攻一方后退,进攻方得 1,后退方得 - 1;如果都后退,双方各得 - 1。
•
分析:存在两个纯策略纳什均衡,即一方进攻另一方后退,关键在于谁能通过可信的威胁或承诺让对方相信自己会选择进攻,从而迫使对方后退。
•
应用场景:常用于分析军事冲突、商业竞争等领域中的对抗行为,比如两家企业争夺同一市场份额,若都强行进入可能会导致市场过度竞争,双方受损,此时就可能出现一方强硬进入,另一方选择避让的情况。
猎鹿博弈
•
模型描述:两个猎人一起去猎鹿,只有两人合作才能成功猎得一只鹿,可获得 4 单位收益,若其中一人中途去抓兔子,能抓到 3 只兔子,得 3 单位收益,而另一人继续猎鹿则一无所获。
•
分析:合作猎鹿能获得更大的集体收益,但存在个体为了眼前确定的收益而放弃合作的可能,体现了合作与背叛的博弈。